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记录|海淀妈妈和你想象的,也许不太一样

啾啾的妈妈 三个妈妈六个娃 2023-01-19
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今天是周末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全家的活动日。


通常在周六,我们不会给孩子安排任何的兴趣班,把时间全空出来,就让她们傻玩。


为了今天的傻玩,我昨天就把今天的文章提前完成了。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最近刚追完的一部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


里面各种姿势的“鸡娃”以及“佛系”妈妈,一定能让你们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在分享这部纪录片之前,先给各位妈妈的周末“找点重要的事做”。

我们六个娃的“三大只”都上小学了,作为小学生的妈妈,应该都懂得“学而思”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

眼看暑假要来了,我们联系到了学而思,把他们曾经的线下思维班搬到了线上。

上过学而思线下班的妈妈都知道,学而思的思维课是根据难度分班型的。敏学(培优A班)< 勤思(培优A+班)< 创新(培优S班)。

现在学而思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把线下课的精华部分又分难度整理成册出了智能教辅,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 买了教辅相当于上了学而思线下课程。

除了我们之前推荐过难度稍高的《学而思秘籍》,还有新增的《周周学+天天练》,分别对应水平不同的孩子。那问题来了,该怎么根据孩子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辅呢?

其实“学而思线下班”入班是需要考试的,为的就是根据孩子的水平来适配学习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做好选择,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测试卷。后台回复“学而思”即可领取。

这套卷子,类似于之前的选班参考,只有十道题,满分一百分,70分及以上建议选《学而思秘籍》(难度相当于之前的创新班),70分以下可选《周周学+天天练》(难度相当于敏学班和勤思班)。

大家在6月30号之前让孩子做完就可以。30号会有这两套教辅的详细介绍,到时候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考试成绩来购买适配的教辅。

关于这次的线上测试,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尽量帮大家解答。

下面开始今天的分享。



前段时间,我得空追了部纪录片,叫《了不起的妈妈》。


当妈以后,谁不是从穿搭时髦、妆容精致的女孩儿,变成十项全能的女超人呢?


以前购物车里放的是香水、面膜、碎花裙。


有了孩子以后,我的购物车里通常都是老大的运动装备,老二的零嘴。


偶尔,可能还有给队友凑单买的袜子。


从只顾自己美不美,到统领全家人吃喝拉撒睡。


这么一想,妈妈这个角色,确实称得上一句“了不起”。



但这部片子,说的不是带娃初期的手忙脚乱,也不是歌颂升级打怪的妈妈们有多伟大。


而是,聚焦全球各地妈妈们的教育理念。


它不会教你怎么做妈妈,但会告诉你,不同家庭、不同孩子,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看完姐妹们兴许就能“破焦虑”:


教育没有标准答案,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非典型”海淀妈妈的养育方式


纪录片一共有12集。


包含洛杉矶、北京、成都、上海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妈妈群像。



别的地方离我比较远,看得我最有代入感的,是北京的两位妈妈。


第一位出场的,是主张快乐教育的佛系海淀老妈Lia。



快乐教育不稀奇,但在宇宙鸡娃中心海淀还能躺平的妈妈,确实不多见。


不仅不鸡娃,Lia对儿子的教育可以说是一路放养。


3岁开始,儿子乐然就被打包到了寄宿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任由儿子哭闹、逃跑,当妈的一点没犹豫。


不仅在外人看来,这亲妈跟后妈似的狠心,就连儿子回忆起来也说她“挺绝情的”。


 

好不容易见一面,Lia也不会跟别的家长一样围着孩子嘘寒问暖,整一桌子饭菜给娃解馋。


想吃早饭,那就自己做。饭后还得自己乖乖去刷碗。



当别人辅导孩子写作业,分分钟崩溃时,Lia淡定的坐在旁边刷手机。


因为,她根本不看儿子的作业。


所以网上说,父母的烦恼都是自找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中的大多数家长,做不到对孩子的学习进度不闻不问,我每天不检查完啾啾的作业,觉都睡不踏实。



学习之外,Lia还经常带孩子上兴趣班,踢足球、学京剧,鼓励他参加学校运动会。


在她看来,拿出七八分的精力去学习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就玩呗。



姐妹们可能觉得,有这样不靠谱的妈,孩子一定糟糕透了吧?


还真不是。


乐然在海淀外国语,从五年级直接跳到初一,不用参加小升初。


论成绩,算是个小学霸。论童年,该玩的一点没落下。


而且跟别的孩子相比,乐然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坚强、有自驱力。


这是书本里学不到的,也是最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基本能力。



学霸妈妈如何面对“学渣娃”?

第二位妈妈李琦也是一位海淀妈妈。

李琦这样的妈妈在北京很有代表性。从小到大,她在学习上就没费过什么劲儿,一路稳扎稳打,读名校,进名企。

现在还是谷歌中国,元老级别的人。

身为学霸,李琦吃到了“好好学习,实现梦想”的甜头,当然也希望孩子成龙成凤。

但似乎,想象跟现实之间总有壁垒。

12岁的儿子小帅,在人大附小读五年级,学校是好学校,不过成绩并不亮眼。


一开始,当妈的特别焦虑。

直到人大附早培试卷题传出,最后一道题,连清华博士、曾经数学国家集训队的同事都做不出来,李琦瞬间就想开了。

这哪是挑学霸,这难道不是挑神仙?神仙打架,我们凡人就不要参与了,太打击自信了。

再说了,小帅虽然数学成绩不理想,但对视频剪辑、编程等方面,特别有天赋和想法。

不仅拿到了中科院研究所的一级程序员证书,还是有着800多粉丝的up主。

从这几个维度来看,孩子也是个小牛娃。


虽然李琦内心觉得,学习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事情,但她也同样欣赏儿子的独创性。

也明白自己家娃,不是那种施加压力就能奋起直追、立竿见影的孩子。

况且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只看成绩。

归根结底是希望他们能够靠手艺吃饭,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也正因为这样,李琦才没有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过分干涉孩子。

而是放大娃的优点,看到孩子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教育方式间的代际传承

猛地一看,这两位妈妈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

但看到后面,其实是能发现一样的地方:教育的代际传承

第一位妈妈Lia,从小被母亲送去寄宿学校并因此受益,所以她也送儿子去寄宿学校。

第二位妈妈李琦,从小就被母亲告知“可以做与众不同的自己”,所以也给了孩子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在教育孩子时,也会下意识的沿用父母当年的教育方式。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的抱怨过他们的原生家庭。


觉得自己的一些性格弱点,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都和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有关。


我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现在懒得抱怨,因为没得选择。


更何况,我们这些中年人,现在已经成了别人的原生家庭。



更“可怕”的是,不论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是好是坏,我们都难以避免的,下意识地把很多部分,照搬到了下一代的身上。


很多东西,可能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吧。



这两位海淀妈妈,可能和大家“以为”的海淀妈妈不太一样。

多少有点在宇宙中心躺平的样子。

有一说一,比起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妈妈,她们俩应该是更有能力给孩子“托底”的那种。

所以也能看出她们的各种“表面佛”的背后,是因为她们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的选择权。


龙应台的很多“鸡汤”我都觉得略矫情了。但是有一句话,我还是很认同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也问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

是考上北大清华?还是常青藤名校?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论他们是不是有能力上名校,我们总是希望能尽力托举他们,将来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当然,我也很现实。即便很清晰地知道,教育应该坚持长期主义,只不过回到当下,帮助孩子获得短期的胜利,也是极重要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有足够的底气,给孩子托底。

总之,有空闲时间可以看看《了不起的妈妈》,一定会有些启发。

最后再提醒一下,学而思思维的内部测试卷,在后台就能免费拿到。后台回复“学而思”即可领取。

祝大家周末顺利!

-END-


大家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希沃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